24小时联系热线

0851-85253385 18984023368

在线咨询邮箱

2901760752@qq.com

贵阳呼吸机

贵州睿文锦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Gyhxj.c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悄悄袭来
来源: | 作者:gyhxjcn | 发布时间: 2019-11-29 | 1015 次浏览 | 分享到:
  1、不容忽视的伤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由外来各种毒性颗粒和气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气道分泌物增加,小气道变窄,进而延伸到大气道,导致呼吸时气体进出不畅。患者会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医学上,慢阻肺是指一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慢性肺是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而且病程漫长,患者的病情常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急性发作时,必须去医院急诊或住院治疗。
  随着患者病程延长,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稍事活动便感气喘吁吁,渐渐不能胜任工作,严重者连日常生活都需他人照料,这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直接和间接的负担。
  
  国内首个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负担的大型研究最新发现,慢阻肺患者每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高达人民币1.17万元,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沉重。
  2006年,43%的慢阻肺患者至少有过一次因该病住院治疗的经历,这个数据远远高于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城市人群的4.2%的住院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半数以上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并对患者本人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
  
  如果早期预防,及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慢阻肺患者本人,其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控制患者的症状。 
  
  2、最“不动声色”的杀手
  
  有相当一部分慢阻肺的病情进展的悄然而至的。发病初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然而肺功能却在慢慢衰竭、恶化。当疾病进展到中期,患者才出现明显症状,并由此想到去医院就诊,从而得到明确诊断。由于这种潜移默化的特点,慢阻肺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往往被大大低估。
  
  最近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联合调查发现,即使在气候温和的南方广州,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发病率高达10%。
  
  3、对付慢阻肺,所有人参与
  
  医学研究发现,虽然慢阻肺的早期阶段常不易被人们察觉,但专家通过分析、判断一些危险因素(例如吸烟、从事与有害气体接触的职业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患有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并有针对性地减少与这些危险因素的的接触,达到降低慢阻肺发病率的目的。
  
  此外,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如40岁以上的吸烟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得到早期诊断。如果慢阻肺能够早期诊断,则有许多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延缓疾病的进展,防止肺功能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征集了各国专家的意见,制订出慢性阻塞性疾病全球防治倡议(简称GOLD)。其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并把每年11月的一天定为世界慢阻肺日。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慢阻肺这一全球性健康问题的了解,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患者与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包括了解慢阻肺的特点、诊断方法、肺功能检测方法、有效防治措施等。
  
  由此人们能自觉配合医生进行诊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慢阻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慢阻肺对人类的危害。